水体的铬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其不同价态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差异显著,检测方法也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体如下:
一、铬的来源与产生途径
工业排放
电镀/金属加工:含铬电镀液废水中六价铬浓度可达9.2mg/L。
制革业:每处理1吨原皮排放50-60吨废水,含铬量约410mg/L;鞣制过程使用的铬化合物会随废水渗入水体。
化工/印染:染料、颜料生产及印染工艺排放含铬废水。
垃圾填埋场:化学物质渗滤导致地下水源六价铬超标。
其他来源
冶金废渣(年排放20-30万吨)的不当堆置;
炼油厂循环冷却水含铬残留。
二、铬污染的危害
(1)六价铬(Cr⁶⁺)
强致癌性:长期摄入引发肺癌、胃癌,破坏DNA并增加基因突变风险;
急性毒性:浓度≥1mg/L时水体呈淡黄色并带涩味,短期接触导致呕吐、腹泻、皮肤溃疡;
生态破坏:
海洋生物:穿透鱼鳃致呼吸困难,贝类富集后繁殖能力下降;
食物链传递:通过海产品进入人体蓄积。
(2)三价铬(Cr³⁺)
慢性毒性:对鱼类毒性高于六价铬,浓度≥1mg/L显著增加水体浊度;
人体影响:长期接触可能引发皮炎,但危害远低于六价铬。
注:六价铬毒性约为三价铬的100倍,且更易被人体吸收蓄积。
三、铬的检测方法
1. 六价铬检测
比色法(标准方法)
原理:酸性环境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540nm波长测定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4×10⁴)。
干扰消除:
铁>1mg/L致显色干扰 → 需预处理;
钒>4mg/L → 反应10分钟后褪色再测定;
氧化/还原物质(如ClO⁻、Fe²⁺) → 预先氧化或还原。
2. 总铬检测(三价+六价)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还原铬离子为原子态,测定特定波长吸光度,精度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步检测,适合大批量水样。
滴定法:
成本低但精度有限,适用于初步筛查。
3. 现场快速监测
工业排污口可使用总铬在线分析仪(如T8000-Cr型号)实时监控。
四、限值与治理要求
饮用水标准:六价铬限值≤0.05mg/L(GB5749-2022);
治理技术:
高浓度废水:化学还原沉淀法(六价铬转为三价铬后沉淀);
低浓度/饮用水:离子交换、吸附法进一步净化。
提示:检测时需严格防护,避免接触有害试剂;水样浑浊或有色时需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