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氧乙酸残留的定义
过氧乙酸残留是指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后未彻底分解或清除的残留物质。因其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尤其在高温、金属离子存在时易分解),残留物可能存在于物体表面或环境中,持续释放刺激性气体或腐蚀性成分。
二、过氧乙酸的危害
呼吸道损伤
吸入过氧乙酸蒸气或残留气体可引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高浓度接触可能导致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皮肤与黏膜腐蚀
直接接触残留液体或高浓度蒸气会灼伤皮肤和黏膜,表现为红肿、疼痛,严重时导致皮肤破损或溃疡。
眼睛损伤
残留液体溅入眼睛可引发结膜和角膜化学烧伤,出现剧烈疼痛、流泪、视力模糊,甚至永久性视力损害。
误食中毒
误服残留消毒液会严重损伤消化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消化道出血。
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接触后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爆炸与燃烧风险
残留物在高温、金属离子或有机物存在时可能引发爆炸或燃烧,需远离火源和还原剂。
三、安全使用建议
使用后需彻底通风,确保残留物完全分解。
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及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储存时远离高温、金属及易燃物,保持容器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