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厂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预处理、核心处理(生物/化学处理)、深度处理及消毒四个阶段,结合多种技术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具体方法如下:
一、预处理阶段
物理拦截与调节
采用格栅(粗/细)拦截纤维、布草碎片等大颗粒悬浮物。
调节池均质均量,平衡水量与水质波动。
隔油池/沉淀池通过重力分离去除油脂和可沉降颗粒。
化学预处理
混凝/絮凝: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使细小颗粒聚集成絮体,便于后续分离。
中和调节:调节pH值至适合生物处理的范围(通常6.5-8.5)。
二、核心处理阶段
生物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适用于可生化性较好的废水(BOD/COD≥0.45)。
生物膜法(如接触氧化法):微生物附着于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处理效率高且抗冲击负荷强。
厌氧处理: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同时产生沼气资源化利用4。
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沉淀:投加药剂(如石灰)去除重金属或磷等污染物。
高级氧化(如Fenton法、臭氧氧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如表面活性剂)。
三、深度处理阶段
物理化学法
吸附:活性炭吸附去除色度、异味及微量有机物。
膜分离技术:超滤(UF)去除胶体和大分子物质,反渗透(RO)实现深度脱盐和净化。
强化处理
气浮:通过微气泡上浮去除轻质悬浮物及胶体。
臭氧氧化:进一步降解残留有机物并脱色。
四、消毒阶段
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消毒:广谱杀菌,灭活病原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物理杀菌,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回用水处理。
五、典型组合工艺
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
例:格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活性炭吸附→二氧化氯消毒。
物化与生化结合工艺
例: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膜过滤。
气浮-曝气生物滤池
破乳气浮后进入生物滤池,处理效率高且占地小。
排放标准与回用
排放指标:COD≤50-100 mg/L,BOD≤10-20 mg/L,SS≤10-30 mg/L,pH 6-9。
回用要求:深度处理后水质需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标准》(GB/T 19923-2005)。
通过上述方法组合,洗涤厂可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降低环境风险与运营成本。